|
||||
打造一座自己的「霍格華茲」![]() 打造一座自己的「霍格華茲」 通識教育中心吳忻怡老師 我的主聘單位在通識教育中心,最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開設通識課程。換言之,所有大學部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和我在教室裡相遇的學生。因此,走在校園裡,我常覺得這個人很面熟,那個學生應該教過。我的學生跨系、跨領域,對話內容可以很專業,也可以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挑戰,也充滿了樂趣。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較於各系的老師們從迎接大一新生到送走大四畢業生,以四年為循環來與學生相處,我和學生們的互動週期,卻以學期計算。這學期來修課的,下學期多將不再相見。師生一場,集中於短短的十八週。至於這十八週之前或之後,我其實對他們所知甚少,也不易介入課室外的大學生生活。 要不是因為成為宿舍導師的機緣,而且一擔任就是五個年頭,我想我不會有機會認識學生們在通識課之外的面貌,不會知道他們在學校其他角落的生活型態,也不會理解白天課程結束後,他們還有哪些事必須投入,哪些事等待解決。 在一面摸索一面學習的宿舍導師生涯中,我一方面希望把不同於白天課堂的學習型態與機會帶到宿舍這個空間之中,二方面也希望住宿的同學,有機會把宿舍當成一個「生活的場域」,而非僅是一個「休憩的居所」。換言之,我期待,宿舍在經過不同資源引進後,能從多數人落腳休息的「青年旅社」,慢慢轉變為一個多數住民願意投入營造的「生活社群」。在其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連結是有機的,是互相看顧、照應與成就,而不是管理、被管理、干擾或不相干。 當然,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不僅是加入演講、座談這類「活動式」的資源,也需要就入住配對、入住期限、空間改造、住民自治權限等制度性、結構性的安排,從源頭啟動質變。經過實務歷練,我也能理解,這不是一蹴可及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資源、討論與投入。投入的不只是校方,也需要把宿舍當成發揮理想與接受歷練之地的同學們來一起經營。畢竟,宿舍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學生才知道,才敢夢想,什麼是他們理想中的宿舍生活。 這個世代的大學生,就算沒有讀完七大本的「哈利波特」,總也聽過這個歐洲三大魔法學校之一的奇幻校園「霍格華茲」。也許哈利波特在魔法學校學了不少法術,但我相信,教室外宿舍裡,與妙麗、榮恩一起經歷的住宿生活,才更深刻地在他生命中烙下了獨特的意義。一起來打造一座心目中的「霍格華茲」吧!於我,這才是更全面、更完整的通識教育。 • 性別電影週 (106/3/6~3/10) 為慶祝三八婦女節,特舉辦性別電影週。 二月反思心得得獎作品 英文四 王慶華 資工博二 王建鈞 生醫一 陳宥銓 Feedback 文章反思 100 字內,獲選三名贈送 7-11 商品卡 100 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