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輔導中心電子報
面對自己的勇氣:談行為情緒障礙
情緒行為障礙的形成原因很不容易發現,有可能是生理因素,也有可能是遺傳,因著神經傳導物質的異常造成。唯有理解與尊重,才得以開啟溝通和對話的空間。
諮商中心資源教室輔導老師-邱雅伶社工師
「情緒行為障礙」(亦稱「情障」)學生,為我國特殊教育法所定義的身心障礙類別之一,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這群學生多數隱藏在學生群裡不易發現,也害怕自我揭露或是被發現後被貼上標籤,讓原本就因行為或情緒問題而影響的大學生活適應及課業學習更岌岌可危。
情緒行為障礙的症狀包括精神性疾患(如思覺失調症)、情感性疾患(如憂鬱症、躁鬱症)、畏懼性疾患(社交畏懼症)、焦慮性疾患(如選擇性緘默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有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如妥瑞症、對立反抗行為、違規行為)。
其特徵可分成外向性行為、內向性行為等兩大類: 「外向性行為」是問題行為顯現於外,多為發脾氣、攻擊、衝動、違抗等行為。 「內向性行為」是屬於較內隱性的行為,常見的是退縮、孤獨、憂鬱以及焦慮等問題。
一般來說,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社會技巧都會比同儕差,較常經歷負面經驗,顯現在與權威者的衝突、同儕的拒絕、家庭生活問題、人際關係欠佳,因此這些學生的行為模式,從小就易出現與他人的互動欠佳,而且延續到大專階段,嚴重者還會衍生出焦慮或憂鬱等障礙。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通常智力發展正常,易出現學業低成就情形。另一方面,部分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可能伴隨學習障礙,在缺乏基本的閱讀與書寫技巧下,學習常落後於同儕,而形成習得無助感。
以下是以情緒障礙學生的角度出發,告訴我們可以怎麼協助他們:
同儕篇
-
某些時候我可能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或許是受病情的影響,也或許是想抒發一些負面的情緒卻沒有用對適當的方法。如果有需要,請幫我適時的離開當時的情境、私底下教導我一些適當的方法,或是關心了解我用藥的情形。
-
如果我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請不要與我起爭執。你可以選擇避開,我並不是有意針對你,而是生病使然。
-
我有時會毫無理由的抱怨,請你盡量傾聽,不要一直反駁、否定、或刺激我。
-
我可能有情緒週期性,在我情緒亢奮時,你可以不要理我;但在我情緒低落時,請你多關心、鼓勵我。可以的話,請提醒我定時服藥。
-
我平時的生活與學習表現跟大家都一樣,但有可能因為病情影響造成在某段期間表現起伏很大,包括出席率、上課參與、作業繳交或考試準備,如果能夠得到你的鼓勵與協助,都能幫助我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
在交談時,我可能會因為某些話題內容或用語,在情緒上產生很大的起伏,希望你能諒解,因為有時我也不太能控制。
行政人員篇
-
某些時候我可能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但其實是想抒發不舒服的情緒,卻沒有用對適當的方法。請您幫忙我冷靜下來,貨是可以私底下傾聽我的感受。
-
我可能會因為某些話題內容或用語,在情緒上產生很大的起伏,希望您能諒解。如果我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請不要與我起爭執。您可以選擇避開,我並不是有意針對您,而是生病使然。
-
我可能有情緒週期性,在我情緒亢奮時,您可以不要理我;但在我情緒低落時,請您多關心、鼓勵我。可以的話,請提醒我定時服藥。
-
與我溝通交談時,請您多使用明確具體的指令告訴我,我就會明白該如何做。
-
我有時會毫無理由的抱怨,請您盡量傾聽,不要一直反駁、否定、或刺激我。
教師篇
一、上課方面的需求:
-
您在教學時的口頭的鼓勵和適時的關心,都可以幫助我成長。
-
明確具體的指令可以讓我明白您的要求,觀察表現良好同學的示範,也可以幫助我學習得更好。
-
結構化的教學環境能夠幫助我過濾不必要的訊息干擾,而能有效的組織資訊來完成課堂上的學習。
-
如果我表現出不專心的情形,可能是因為我不小心分心或是一時沒有聽懂,請您適時的提醒我一下,或是可以再說明一次,幫助我重新回到學習的狀態。
-
某些時候我可能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或是對於某些話語的反應特別敏感,可能是受病情的影響,也可能是想抒發一些負面的情緒卻沒有用對適當的方法。如果有需要,請您幫忙我適時離開當時的情境、私底下教導我一些適當的方法,或是關心了解我用藥的情形。
-
我可能會因為服用藥物的關係,在課堂上有精神不濟或情緒起伏的情形,請您幫忙我冷靜下來並私下了解我用藥的情形,或是協助我聯繫醫療相關人員。
-
若在上課時發生情緒失控的行為等緊急狀況,請您儘速聯繫健康中心、教官室或資源教室相關師長,來協助您做適當的處置。
二、考試、作業及其他需求:
-
如果我因為情緒問題而考試缺席,或是有遲交作業的現象發生時,請您可以先試著了解我的情形,給予彈性處理的機會,我會處理好自己的問題,並努力補上。
-
我可能因情緒問題需要調整評量方式(如:延長考試時間、改變作答方式…),請您和我或資源教室老師討論可能的解決方式。
-
我在考試時或許會因為身心狀況而有突發事件發生,請您視狀況提供協助。
資料來源:
諮養一下:
2017年國語組幽默演講第一名 唐華瑄 我很奇怪嗎
《泰國年度走心短片》:人生真正的價值
《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底情深
解需要重新認識的《情緒反應》 你被情緒勒索了嗎?
放鬆肩頸 肩頸酸痛運動篇 艾菲爾與影子
別只看「沒有」,向你的困境借東西:火星爺爺(許榮宏)
三月反思心得得獎作品
哲學碩三 周昱辰
心理很難就依附理論來標籤,因為人們可能具備多種的依附特質。因此、自己對自己的依附理解,也不見得跟他人對自己的理解相同。換言之,面對感情關係互動的雙向性很重要,其中一方單方面的理解自己或他人都是不夠的。
資工二 李佳隆
在人的年紀有了增長後,已經看破了許多事。封閉自己一段時間後,好不容易敞開了心房,卻又再度被打擊。我相信這過程就是一個成長。
學習所碩三 謝賢穎
我認為在一段感情中最大的價值,在於你發現了原本不知道的自己,重新認識與接納,並持續地保持對自己的好奇。過程也許是驚奇,也許是害怕,但這都是自己。
Feedback 想聽音樂可點右側的圖喔
文章(主題、諮養一下、活動抱報)反思 100 字內,獲選三名贈送 7-11 商品卡 100 元。
截稿日期:4月 27日 (五)
獲選者名單將於 2018 年 5 月份電子報發佈。
欲投稿請點此 文章反思表單
四月份得獎同學請在 5 月 18 日 (五) 前來諮商中心領取,逾期未領取者視同放棄。
活動抱報
諮商中心活動(點圖聽歌)
4/21(六) 09:00~16:00 譜出生涯-樂章工作坊
4/26 (四) 18:00~21:00 電影欣賞《阿蒙正傳》
4/30 (一) 18:30-21:00 初探芳香療法
5/4 (五) 09:00~12:00 + 14:00~17:00 LINE貼圖製作課程
5/5 (五) 09:00~16:00 自我療癒工作坊
5/10 (四)12:00~13:00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
5/16 (三)12:00~13:00 生涯興趣量表
5/19 (六)9:00~16:00 藝起探索吧工作坊
5/21 (一) 18:00~21:00 電影欣賞《雲端情人》
桃園區活動
3/8~4/5 桃園自在遊 由我帶你遊
4/17,18~4/24,25 大溪豆干節
松鼠志工活動分享
如果您不希望收到此電子報,請按此連結 取消訂閱 
Copyright © 2017 國立中央大學 學務處諮商中心 版權所有
校址:(32001) 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電話:(03) 422-7151#5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