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輔導中心電子報特刊

講座、問題與熱情──在宿舍除了睡覺之外
撰文者:中文系專案助理教授
男11舍宿舍導師兼召集人
中文系鄭芳祥老師
三年前 
初到雙連坡上,就為滿園蒼松所深深吸引。松影搖曳間,有師生弦歌不輟的巍峨黌宮,亦有讓人休養生息的學生宿舍。學院與宿舍,無疑成為同學們求學、生活的主要場所。然而,同學們在學院裡,充滿熱情的探索學術問題。回到宿舍,絕大多數人卻只是睡覺、上網,被網路與被窩緊緊蓋著頭,常常連室友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為了讓校園裡的每個空間,都能成為多元多彩的學習場所,校方設置了「宿舍導師」制度,其主要工作為辦理「人文」、「科普」兩大主題的「宿舍導師講座」,將校內外講者引入宿舍開講。由於主題設定初始即帶有普及推廣性質,講者又多具備業界實務經驗,因此,宿舍講座內容常能觸及學院課程所欠缺者。此外,又因活動場地避開學院講堂,而選擇宿舍藝文空間,促使同學們得以輕鬆的心情就近參與。如此一來,宿舍與學院似乎就不再這麼斷然二分,而能收相輔相承、相得益彰之效。
近年來
為了讓「人文」、「科普」講座能更聚焦,我們設計了許多系列主題。在透過各種民調方式收集同學們的意見後,曾規畫諸如:國際、美食、旅行、電影、音樂等,以及本學期的「美與策展」等主題。這讓原本雖豐富卻也失之零散的講座,每學期有個活動推廣與同學矚目的焦點。
儘管行之有年的講座活動,也不斷的尋求新的作法與突破,但由主辦單位與講者單方向的「輸入」,與「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育理念相較,則依舊有所扞格。真實世界的所有問題,無一不需要跨領域的能力,也都必須主動積極、傾注熱情,方得以解決之。宿舍導師們最期待的,當是同學們能自覺的發現宿舍大小問題,在教師與校方的從旁協助之下,嘗試組織、規畫與改善,最終提升住宿與學習品質。目前校內的「自主微課程」辦法、「宿舍自治」活動等,是值得同學們善加利用的管道。
印度知名電影「三個傻瓜」中,有個精彩的橋段。男主角藍丘與其他新生剛到大學宿舍報到,就受到學長們依宿舍傳統好好的「新生訓練」了一番。電影中充滿戲劇張力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顯得不這麼真實。但一個令人在校時自豪不已,畢業後回味再三的宿舍傳統,卻值得師生一起追尋。
107年10月20日大一親師座談會
秋高氣爽,金風徐徐,於日出晹谷之際,一年一度親師座談就此展開。
孩子從小到大,家長參加學校所舉行的班親會不計其數,到了大學,也許會認為孩子念到大學,應該獨立自主,所以並不會重視親師座談,但大學所舉辦的親師座談有它實質的意義,除了建立溝通的橋樑外,就是讓家長瞭解學校多方面辦學的理念與種種資源,本次親師座談除了北部的家長撥冗,亦有南部及偏遠地方的家長驅車參與,讓我們在感恩之餘,也感受到家長滿滿的關心與期待。
此次親師座談會第一次引進明亮解析度高畫質的LED大螢幕,讓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清楚看到講台上的每一個流程,校長在「給新生家長的話」中提到,現在是個團隊合作跨界學習的時代,良好的溝通能力是邁向成功的必要條件。在大學時期學習跨界溝通、換位思考、反向思考是重要的,將為人際關係奠定基礎,成為美好人生的基石。
此外,校長邀請邀請家長從孩子念大學開始,可以放手協助孩子獨立,強化其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調適且正面看待挫折;提供適度關懷鼓勵,鼓勵勝過責備,避免過度關心;以祝福代替擔心,作為孩子永遠的堅持後盾。
這一席話彷彿無形的細絲,替親子關係編織了心的對話。隨後化學系曹悅嘉與
母親同台歌唱《媽媽對女兒說》,讓我們想起從小疲於學習,父母疲於工作,心中的諸多感謝與溝通都沒機會說出口,但那份愛從未離開過。
在家長問答中,家長熱烈反應,充分表露家長對孩子畢業出路的關心,對於這方面詳細的解說會留到下午各系座談中進行,這場親師座談在大家
共同努力下圓滿落幕,感謝所有的嘉賓與師長,感謝諮商中心主任的指導,每一位工作人員與同學的付出,及到場支援的各處室夥伴,將團隊精神發揮淋漓盡致。
諮潤你我他(點圖聽音樂-跳出框架,古典樂也可以這樣演奏):
中大ee-class 多重潛能的人
力不從心的時候 順手
Do your parents embarrass you?
耶魯快樂課
資料來自youtube 網路
十月反思心得得獎作品 (點圖哈哈哈)
光電四 王靖庭
每個人從小到大一定都有經歷過失落的痛苦,如心愛的物品突然不見、學測失常、失戀等,雖然失落當下的感覺非常糟,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從失落中順利走出來。面對失落時,我會先自己靜一靜,好好想清楚之後該怎麼做,再來找朋友聊聊心事或出去玩,此外我也會找適合自己心境的歌來聽,藉由歌曲得到共鳴,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助大家下次面對失落時更好受。
生醫三 陳宥銓
看到這篇有點小小的共鳴,我目前的心理狀態,其實也是有點失落迷惘的,但不是被特別奪走什麼,而是心中的不平衡...。面對專題壓力還有即將到來的畢業未來,覺得很惶恐,不知道未來該做什麼才好而感到害怕,沒有選擇的勇氣。
哲學碩四 周昱辰
其實,個人不太能區分「失落」與「失望」。如果失落的定義是被剝奪感;那麼失望反而更像是一種主動的拋棄。但是兩者之間卻似乎都有幾個共通點,像是感到悲哀、憤怒、無力、震驚,以及不願意或不想面對眼前的環境。另一方面,關於走過失落的方法,似乎是希望當事者能夠認真面對眼前的失去;但是失望卻反而像是已經不再在乎眼前的。然而兩者的解決方法以及持續保持的生活態度,得到的答案卻可能莫名的相似。那麼這邊個人就產生了疑問,為什麼負面的情緒種類有許多,但是看到的正面解法卻都差不多呢?似乎只要正面跟樂觀,任何負面跟悲傷都能迎面而解。若是如此,或許真正能夠解決人心問題的就不會是理性而是非理性的一面,好比某種特定的正面信念。
Feedback 12月好康報您諮(想聽音樂可點右側的圖喔)
文章(主題、大一親師、諮潤你我他、活動抱報、小圖連結短片、音樂)任意挑選並反思 100 字內,獲選下個月刊登即贈送 7-11 商品卡 100 元。
截稿日期:12月 21日 (五)
獲選者名單將於 2019 年 1月份電子報發佈。
欲投稿請點此 文章反思表單
十一月份得獎同學請在 12 月 17日 (一) 前來諮商中心領取,逾期未領取者視同放棄。
自12/1-12/21來諮商中心寫祝福卡送人者,贈送暖暖包1包,送完為止。
祝福小卡範例:
(點卡) 方式:寄送或親送
公告 :自108年回饋反思文章得獎者,改發Family禮物卡。
宿舍導師講座抱報(~墊底辣妹影評~)

12/04抵達關西空港後的文化旅行
12/06藝術策展與實務
桃園區活動 
11/13~1/1桃園華泰聖誕村
桃園採花節
台北世貿科技展http://www.twtc.org.tw/exhibition.aspx
(plane)12/12(三)前【從異鄉到家鄉 主題影展】國際得獎影片、台灣導演作品,聽聽多元文化的聲音@桃園光影文化館★https://goo.gl/QRKC3J
(love)12/15(六)前【遊走憲光闖關活動】穿梭房舍巷弄間,體驗70年代眷村生活@憲光二村★https://goo.gl/q8xfs1
(train)12/15(六)前【台灣好行 深度導覽套裝行程】4路線任遊,2人即成行★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809201418016827127420
如果您不希望收到此電子報,請按此連結 取消訂閱 
Copyright © 2018 國立中央大學 學務處諮商中心 版權所有
校址:(32001) 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電話:(03) 422-7151#5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