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教室

情緒行為障礙

特質

  1. 依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中所稱情緒行為障礙,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
  2. 情緒行為障礙是一種隱性障礙,不容易被人看出,因此較不易得到大家的同理、體諒和協助。
  3. 情緒行為障礙泛指兒童或青少年長期表現出外向型(如攻擊、反抗、衝動、過動)或內向型(如退縮、畏懼、焦慮、憂鬱)行為,亦可能伴隨其他精神疾病,以致造成個人在生活、學業、人際關係和工作等方面的顯著困難。

 

同學可提供的支持

  1. 與他們相處時,可以傾聽他們的心情、表達關心與陪伴他們。
  2. 同理他們的感受、不任意批評或講道理,造成他們被否定的感覺。
  3. 在表達關心與鼓勵的時候,避免不恰當或過度的樂觀,這樣可能會讓他們感覺更挫折。
  4. 避免一味的要他們靠意志力戰勝自己,這樣會讓他們誤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
  5. 如果同學需要更多資源的協助,可以陪同或轉介至諮商中心、醫院等讓專業資源來幫助他們。

教師寶典

  1.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大多有生活適應和人際互動問題,進而影響其學習,需要教師多方面的協助與關懷,予以生活管理與人際互動知能指導。
  2. 可能因用藥副作用(如嗜睡)或障礙特質(健忘或情緒困擾致懼學或困難起床)導致出席狀況不佳,學習內容受限,可多關心學生用藥狀況及因應其困難問題給予建議或轉介諮商中心協助。
  3. 情緒障礙者如在課堂上常因藥物副作用影響導致精神恍惚、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請教師適時予以提醒,如發現行為表現過於異常,也請協助通知諮商中心等相關單位。
  4.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如受障礙或藥物影響,經醫師評估藥物影響其思考、寫字速度緩慢、困難回憶知識訊息等,可適時予以延長考試時間及安排獨立考場。
  5.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常有人際互動問題,不懂如何與他人相處合作,遇分組報告時,如學生無組別,請教師協助學生安排組員。

**影片來源為Youtube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特殊教育微電影「加好友那件小事」【學生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yxERQuCsy4)
**另還有「加好友那件小事」【老師篇】,歡迎前往該頻道觀看